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蔬菜价格爆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蔬菜价格爆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2021年12月1日国内蔬菜价格怎样?
- 为什么有人说最近蔬菜价格有所下降?
- 近期猪肉、蒜苔、冬瓜、大葱等都出现了价格下跌的情况,是什么原因?
- 近期有些地方蔬菜价格下跌,菜农入不敷出,应该怎么办?
- 因为今年比较特殊,疫情过后,蔬菜价格是涨是落?
2021年12月1日国内蔬菜价格怎样?
2021年12月1日,国内蔬菜的价格相对还是比较高的,因为经过2021年十月份的这场大暴雨,再加上2021年10月中旬的这场大暴雪之后呢,这两场大暴雨和大暴雪造成了一些地方的自然灾害也造成了运输的不方便,所以造成国内蔬菜价格上涨的这种趋势。
为什么有人说最近蔬菜价格有所下降?
香菜1.99元一斤,你信吗?
都说老百姓的菜蓝子沉重,沉的是钱放得多,轻的是提的菜少。五个半月前来南通,刚开始感觉路边菜店,和菜市场的菜还是有点小贵。没几天,发现了这家小型蔬果超市,每天早晨六点至九点,顾客盈门,跨进门去,才发现另一个天地。
先报猪肉价格,这半年一直在七块多至十块左右一斤,黄绿豆芽0.68至0.88一斤,冬瓜最低时0.19一斤,大多是0.38至0.48一斤,现在0.68一斤。大小白萝卜和红皮白萝卜最近0.68一斤,南瓜0.99一斤,土豆一直在一块上下波动。韭菜二元左右,韭黄四至六元左右。大白菜最近0.58一斤,最高时没超过1.80元一斤。藕从最高五元到现在的1.99一斤。窝笋从2.50到现在0.99一斤,当地人叫的文蛤菜,成都人叫下锅耙,从0.19卖到2.50,现在又回到0.39一斤。
最惊人的是香菜从25一斤,最近一直卖1.99一斤。
福建金丝柚一斤1.76,宁夏的富硒瓜,夏天基本上卖1.50一斤,当地瓜最低时卖到0.5一斤。
我最近12年,都居住在成都白家农产品批发中心附近,市场里买零售,绝大多数菜价都高于上面的菜价和肉价。
听店员说,老板是一个东北人,他不是到南通来学雷锋的吧。不知各地亲们,你所居住的地方,还有更低的么?
一个东北老板能做到的事,中国各地想创业做点什么的青壮年们,能给你们一点启发吗?
近期猪肉、蒜苔、冬瓜、大葱等都出现了价格下跌的情况,是什么原因?
很正常啊,为什么有人觉得很奇怪呢?
猪肉价格在前几年一直处于高位,养猪的利润很高,于是很多人都开始进入市场。尤其是大资本,建设养猪场都是规模化的,一个养猪场年出产就能达到几十万头。这个还不如最主要的。
最主要的是***的补贴,巨量补贴。这些补贴都进去到规模养殖场了,普通的散户根本拿不到。那么,养猪场按照成本价出售生猪,光赚取补贴都活的很滋润。可怜那些散户。
至于蒜苔,应季蔬菜,都是刚上市的价格高,慢慢回落。而且现在基本上处于蒜苔上市尾期,都是剩货,价格依然便宜。不信的话,等两三个月,蒜苔没有了,那些储存在冷库的蒜苔再拿出来卖的时候,你再看看价格呢?
至于大葱,今年种植的面积太多了。供应完全超过需求,价格不掉才是不正常的。去年因为气候原因,很多大葱都被水淹死了,导致价格上涨。于是很多人看到大葱价格高涨,今年扩大面积。不好意思,今年种大葱的,如果在下半年没有大的自然灾害,一定赚不到什么钱。
说明咱们国家的市场机制正常,农业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让他人随意垄断干预。价格稳定才是重中之重,价涨不藏价跌不抢,老百姓的日子才好过,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抢油抢盐抢蜡烛的岁月,就知道抱怨,忆苦思甜教育应该代替英语课作为基础教育必修课。
这些都是大众百姓餐桌上的食物,回到前几年的价格水平本来就是利民的好事情。
就拿猪肉来说短短的几个月从原来的25~30左右一斤掉到现在13左右一斤了,这对于养殖户来说确实打击太大,不过这两年养猪的,该挣的钱都挣了,也该知足了,
如果猪肉还维持在高的价格,马上俺们都面黄肌瘦了,
猪价下降最大的原因都知道养猪挣钱,有的扩大养殖场,有的直接在家里养几头,都想分一杯羹,他们都没有想到猪,如果供大于市场,那么肯定***。
希望猪肉价格能维持现状就行了,不奢求以前的10元一斤,把在反弹到20~30一斤就好了。
近期有些地方蔬菜价格下跌,菜农入不敷出,应该怎么办?
蔬菜价格下跌,如果仅仅依靠补贴大棚这种单一粗暴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一、蔬菜首先它是商品,商品就逃脱不了市场经济的规则。那么蔬菜作为食品类,首当其冲第一考虑因素就是它的口感。提高蔬菜的口感就要从这几方面入手了:1、种子的培育,***一定要择优培育,2、种植管理要科学,3尽量做到应季,尤其是应季能极大的减少蔬菜成本。
二、蔬菜的不易保存的特性导致蔬菜在运输过程中成本非常大,尽管在菜农这边***购价非常低,不过加上运输成本,批发市场赚一次,菜贩子再赚一次,而且菜贩子的运营成本其实挺高的,到了消费者手里的价格自然就抬高了许多。如果能做到把供应链变成:菜农——仓储打包集散——消费者。中间的层级加价会少很多,可以让有互联网消费习惯的人先用起来。
三、能做到可视农业,让蔬菜的附加价值提高起来。比如通过直播,短***等等渠道让消费者能直接通过移动互联网看到蔬菜的成长过程。让蔬菜也是有品牌的,有标签的。
四、通过大数据来引导农民对蔬菜供求的把控,不能盲目跟风种。
五、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的培养,要培养新一代的年轻人成为骨干,用公司加农户或者合作社的形式带着其他农民干。
回到正题,所以如果仅仅是每年靠补贴大棚。很难做到让农民真正的打翻身仗,就如同有一个回答的老师说的,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
今天咱们聊一聊最近比较让村民们难受的问题,大家最近应该都有听到或者看到过,广西的柑橘,东北的大白菜滞销的一些信息。说实在的农民种植水果跟蔬菜,一年到头来,到了收获的时候,最怕遇到的就是行情不好,价格低,最可怕的就是滞销的问题。在知道了这些消息之后,我也是查询了资料跟询问了农村的种植专业户,为什么会发生滞销的问题,跟怎么防范这一类事情的发生。
种植蔬菜的专业户认为蔬菜为什么会滞销的原因。主要为种植的过程中村民们都有一种盲目的从众心理。主要体现就是去年什么蔬菜卖的好,价格高今年就种植什么,基本大部分村民都是这样的心理。恰恰就是这种心理就造就了滞销的主要原因。
因为这样就会出现去年买的好的蔬菜水果今天大家都在种植,就出现了生产过多的现象,生产的量多了,前来收购的人就消耗不了这么多,自然而然的价格低了,然后收购的人还开始挑了,把好的都挑走了,留下了不好的。这样下来自然会是收入低了!另外,在农村种菜的越来越多,无论冬季夏季,蔬菜果品,市场基本饱和,加上冷库的大量出现,让市场基本没有淡旺季。
老农指出规避出现滞销的方法有:
种植瓜果蔬菜时,尽量保持多样化,不要扎堆的种植同一种水果。
种植大棚蔬菜,种植反季节性的蔬菜,种植特色蔬菜。这样就有空白市场,让你去进入。
只是补贴 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 大棚一年比一年多 不管是什么[_a***_]都是质量参差不齐
个人认为 还是加强品质把产品品牌化 做精品 这样的话价格会更高 只要质量没问题 剩下的就是推广品牌了 ***把补贴的钱拿出来用到推广品牌 提高品质上 可能会更长远一些
不能这只是补贴,按我们这里钢架棚才3000一亩地,自己搭建好点的镀锌钢管要接近7000一亩地含薄膜卡皇人工等,主要还是要当地***做成产业链,吸引客商最好是外商购货才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叫做杯水车薪,有一句话叫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补贴种植大棚从根本上根本解决不了一些农户蔬菜价格低的现象,人家会发现,自己卖出去1斤土豆一块钱不到,去超市里买土豆要三四块,这些钱都被中间商给赚了,有的也浪费在了路上,浪费在那运输上,我们该怎么办呢?
蔬菜种植
现在很多蔬农基本上都用蔬菜大棚种植蔬菜,除了靠天吃饭之外,更重要的是靠市场吃饭,靠我们的供需关系吃饭,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卖出去的价钱和我们买进来的蔬菜相差两三倍,而有些地方的蔬菜根本卖不出去,很多人提出来了补贴种植大棚,为什么我说解决不了问题呢?
①治标不治本:最根本的途径是有的蔬农没有好的途径,蔬菜价格一直非常低,如果仅仅补贴种植大棚,今年会发生,明年有可能也会发生,而且补贴之后,农民也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好处,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问题,且规模比较大数量比较多。
如何解决
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在当地形成一个龙头企业,要打出自己的名声打出自己的品牌,当地真正的做好精准扶贫,利用网络宣传,切实的解决当地的农民蔬菜滞销问题,充分的利用熟食加工等,而不是不管不问,事事搞一个***,在下面转两圈就走了。
例如,很多学校或者是食堂,都需要在市场上批发蔬菜,而如果你直接从农户这里拿。不是便宜更多吗?而有些地方只是搞一些***,并没有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因此,农民蔬菜滞销也是非常正常的。
因为今年比较特殊,疫情过后,蔬菜价格是涨是落?
结论:眼下疫情期间各地的蔬菜都是在涨价,卖出了这些年从未到达过的高度。因此在疫情过后,蔬菜价格还是会进行回落,降低到疫情爆发之前的水平。
钟南山院士在3月2日对外表示,建议国家对于疫情的管控措施要一直持续到4月底,这样才是最为稳妥的方式,能够避免疫情再次爆发。
但是,这样的建议对于人民来说,无疑意味着想要过上正常的生活,还需要再坚持2个月。在疫情期间,上涨最快的除了口罩、医疗用品之外,便是一些不耐储藏的蔬菜了。
由于地域管控,一些蔬菜产地的菜无法运入城内,而城内的居民又买不到足够的蔬菜,或者是出于屯菜的心理买了超量的蔬菜,这样一来也是导致蔬菜价格疯狂上涨。
尽管物价局已经出手进行干预,但是蔬菜价格始终居高不下,这与疫情的特殊性有很大的关系。一旦疫情过去,管控放开了,那么蔬菜价格已将回落到合适的价位。
因此,从这样的角度来说,疫情过后,蔬菜价格必然会回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蔬菜价格爆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蔬菜价格爆降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